重点项目(20项) |
序号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推荐单位 |
1 |
数字人文视阈下的华裔美国文学叙事话语研究 |
孙明明 |
大庆师范学院 |
2 |
外语环保类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 |
王丹 |
东北林业大学 |
3 |
珍妮特·温特森创作中的伦理维度探究 |
苗学华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4 |
加里.斯奈德的荒野诗学及生态思想研究 |
徐春捷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
认知文学视阈下菲利普·罗斯后期小说审美特征研究 |
杨东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6 |
系统功能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生态话语分析 |
王天华 |
黑龙江大学 |
7 |
文化流利性对外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
任兵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8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
栾荷莎 |
黑龙江大学 |
9 |
意义的解蔽与重释——简·奥斯汀手稿研究 |
张杨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10 |
苏珊·兰瑟与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
董晓烨 |
东北林业大学 |
11 |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驱动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冯莉 |
黑龙江大学 |
12 |
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思政体系架构的研究实践 |
邹春玲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3 |
模因视域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语块教学实证研究 |
武雁飞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4 |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育研究 |
刘克东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5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马冬虹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16 |
基于语料库的苏俄时期俄译版《诗经》翻译特点对比研究 |
杨蕊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7 |
高校俄语专业区域国别教育的探索及其与思政理念的融合 |
葛新蓉 |
黑龙江大学 |
18 |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专业学生写作课程构建研究 |
范海翔 |
黑龙江大学 |
19 |
韩国战后文学研究 |
李太福 |
黑龙江大学 |
20 |
《菜根谭》汉日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
杨晔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一般项目(30项) |
序号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推荐单位 |
1 |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儿童语用发展能力研究 |
滕达 |
大庆师范学院 |
2 |
女性主义视阈下二十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写作研究 |
孟繁婷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 |
非遗保护和传承视角下鄂温克族社会民俗文化的英译与传播研究 |
邹晓伟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4 |
任碧莲小说的跨文化叙事研究 |
宿卿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5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美国华裔文学研究 |
杨帆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
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视野下福克纳小说失语的母亲群像研究 |
康毅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7 |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哥特叙事研究 |
邓微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8 |
法国马尔罗与雅克·朗格时期文化政策比较研究 |
刘晓非 |
黑龙江大学 |
9 |
保罗·奥斯特作品的后现代叙事研究 |
王磊 |
黑龙江大学 |
10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MTI院校笔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刘瑞玲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1 |
国外热播影视剧中语言政策窥探及语言安全思考 |
司莉巍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12 |
伍绮诗小说的喻指性研究 |
刘喜波 |
齐齐哈尔大学 |
13 |
英语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研究 |
刘颖 |
黑龙江大学 |
14 |
黑龙江省医学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
程前光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15 |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中外语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
王子桐 |
黑龙江大学 |
16 |
以医学英语“线上”自主学习平台为特色的中医院校医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
张海洋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7 |
跨文化视域下黑龙江省高校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
崔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8 |
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 |
包磊 |
大庆师范学院 |
19 |
“龙江丝路带”黑龙江省商科院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
魏传立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20 |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
郭铭 |
佳木斯大学 |
21 |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研究 |
李建荣 |
黑河学院 |
22 |
基于项目式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文学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冯海晶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23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以西班牙语专业本科阶段为例 |
赵俊楠 |
黑龙江大学 |
24 |
俄罗斯影视在优化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李雅君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5 |
俄汉语中以“社会化文化域”为始源域的政治隐喻研究 |
孙福庆 |
东北林业大学 |
26 |
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典型举止行为动词语义研究 |
田欣欣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27 |
文化强国语境下《中国节日民俗辞典(汉俄对照)》的设计与编撰 |
张金忠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8 |
维.伊万诺夫的文论思想研究 |
王希悦 |
东北农业大学 |
29 |
俄罗斯人的中国游记及其中国观研究 |
李君 |
齐齐哈尔大学 |
30 |
伪满洲国时期“日系文学”研究 |
于湘泳 |
佳木斯大学 |
扶持项目(50项) |
序号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推荐单位 |
1 |
基于口译语料库的口译学习者副语言特征研究 |
李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 |
翻译道德底线研究 |
张东东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3 |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
许梅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4 |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思想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研究 |
娄巍 |
黑龙江大学 |
5 |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翻译选材研究 |
岳启业 |
齐齐哈尔大学 |
6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冰雪旅游翻译研究 |
高妍 |
齐齐哈尔大学 |
7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研究对象 |
张丽杰 |
大庆师范学院 |
8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和谐价值观在英美文学领域中的构建研究——以《愤怒的葡萄》为视角 |
冯涛 |
东北农业大学 |
9 |
科马克·麦卡锡小说研究 |
王霞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10 |
黑龙江三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典籍英译研究 |
熊辉 |
东北林业大学 |
11 |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我国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块研究 |
王天予 |
黑龙江大学 |
12 |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
刘双丽 |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
13 |
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
陈艳玲 |
黑河学院 |
14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姜涛 |
黑龙江大学 |
15 |
“金课”标准视角下大学英语新生态课堂的构建 |
黄亚楠 |
大庆师范学院 |
16 |
“金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
孙超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17 |
基于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
汪新颖 |
黑龙江财经学院 |
18 |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DMC动机理论的大学英语“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刘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9 |
互联网+大背景下多模态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初探 |
尚云鹤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0 |
服务区域经济 建设英语“一流专业” |
赵莉 |
东北林业大学 |
21 |
以“文氏测试法”为量具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类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框架研究 |
黄迪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22 |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李丹丹 |
哈尔滨剑桥学院 |
23 |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知识协同构建研究 |
王淑芳 |
佳木斯大学 |
24 |
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的理想模式构建研究 |
李国润 |
黑龙江工商学院 |
25 |
基于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
高蓓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26 |
新形势下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与研究 |
王欣蕾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27 |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王敬策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28 |
产出导向法在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王中雨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9 |
CLA评价体系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应用研究 |
祁颖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30 |
生态视域下英语专业经典英文戏剧课堂构建与教学策略研究 |
王思渝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31 |
大学英语公共演讲公选课程建设研究 |
夏丹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32 |
基于CLIL理念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
刘艳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33 |
“互联网+”背景下的“专业+外语”国际化本科卓越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
马炳航 |
黑龙江大学 |
34 |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新闻话语修辞对比研究 |
徐美玲 |
黑龙江大学 |
35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师能力发展探索 |
贵琳 |
黑龙江大学 |
36 |
认知语言学学科话语体系建构 |
句云生 |
黑龙江大学 |
37 |
VR技术在对俄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
张利红 |
黑龙江大学 |
38 |
“金课”理念下语料库在《综合朝鲜语》过程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宋蓝蓝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39 |
东北十四年抗战朝鲜语文献资料的收集、翻译与研究 |
彭庆敏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40 |
黑龙江与北海道方言的流变动因及影响机制比较研究 |
邱博 |
齐齐哈尔大学 |
41 |
俄罗斯“汉语年”背景下的中国新诗俄译研究 |
曲竟玮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42 |
黑龙江省参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共建的路径与方案研究 |
王欢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3 |
朝文报刊语言特点研究-以《黑龙江新闻》标题语为例, |
文莲姬 |
黑龙江大学 |
44 |
多模态视角下俄语新闻语篇中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研究 |
赵颖 |
东北农业大学 |
45 |
哈尔滨新区民办高校“专业+俄语+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为例 |
曾涛 |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46 |
互联网时代日剧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积极影响 |
顾颖周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7 |
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俄贸易专业商务俄语课程建设研究 |
赵印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48 |
“互联网+”背景下日语“得体表达”意识研究 |
邢黎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49 |
“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出口农产品品牌形象翻译研究 |
杨金玲 |
东北农业大学 |
50 |
俄汉成语蕴含的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
鞠海娜 |
黑河学院 |